索引号 : 011336925/2022-25519 文 号 : 咸发改规划〔2022〕10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 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咸宁市特色产业增长极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7-28
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发改局:
现将《咸宁市特色产业增长极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咸宁市特色产业增长极中长期发展规划
(本规划有删减)
序 言
特色产业是一个地区独有的强竞争力产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特色产业发展,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咸宁市具有培育特色产业的现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咸宁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并将其上升为省级战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作为省级部署、咸宁实施,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为系统、全面、科学地谋划咸宁特色产业增长极“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将咸宁率先建设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增长极,立足咸宁实际和发展基础,决定专门编制《咸宁市特色产业增长极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增长极发展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发展路径、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以此更好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特色产业增长极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显优的良好态势。2010年至2019年,全市经济总量每年以100亿元速度递增。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24.67亿元,恢复到2019年的95%以上。
1.特色农业亮点凸显。大力优化种养殖业结构,着力推动茶、药、林、生猪、菜、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4家,其中省级55家、国家级2家。
2.特色工业初具规模。坚持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优势,逐步培育形成一批工业特色主导产业。咸宁机电产业集群等12个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位。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927.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76家;高新技术企业273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7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6%,比“十二五”末提高8.25个百分点;咸宁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应急产业基地等“国”字号获批。
3.特色三产势头良好。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十三五”以来,咸宁市争取了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2项国家改革试点,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鄂南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养在咸宁”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测算,2020年全市大健康产业产值579.86亿元,占GDP比重9.6%。2020年,全市旅游人次68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5亿元,旅游经济地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第二节 特色产业增长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市特色产业增长极培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特色产业仍然存在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特色显现但无法增长成极等问题,特色产业嬗变为特色产业增长极还需继续努力。
第二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特色产业增长极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1.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纵观全球,由于科技创新带来产业变革,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全球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产业链由全球化布局向区域性集聚演化,全球化进入区域性集聚发展阶段,全球产业链将会朝着区域化、次区域化的方向发展。
2.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从我国产业发展情况看,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在高新区、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已成为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一批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共享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口老龄化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新能源产业将实现更大发展,跨境贸易及数字贸易将成为一大主流形式。
3.湖北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全国大局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加快恢复重振,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省委、省政府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战略和“51020”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为咸宁特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4.咸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两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顺应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全市继续推进绿色崛起,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将大健康产业作为立市立县支柱产业来打造,做优特色农业,坚持“工业强市”,打造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节 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产业变革机遇。以5G、区块链、非接触式产业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突破期到来,信息产业、智能产业、生物生命产业、绿色产业等新经济加快迭代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去中心、去资源、去区位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咸宁市聚焦以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健康养老为主体的大健康产业和特色农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与先进装备以及数字经济、循环经济、智慧经济、新基建经济、新消费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
政策叠加机遇。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资金、人才、项目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中央出台了“两新一重”政策和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有利于咸宁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保健、健康养老等与大健康相关联的产业,实现大健康产业的率先发展。
区域发展机遇。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区域战略叠加,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咸宁段、汉簰长江大桥、武汉—咸宁—南昌高铁、咸宁机场、咸宁长江综合门户港(咸宁港)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将提升咸宁市的区位优势,加快向北融合发展步伐,有利于咸宁在更高能级、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吸引和配置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咸宁集聚。
市场拓展机遇。我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咸宁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前景广阔,大健康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大有可为。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侧发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对标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目标,融入全省“51020”产业集群和武汉市“965”产业集群,力争到2035年,构建全市“1721”产业体系。“1”是指1个2千亿级支柱产业,即大健康产业,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护理服务等产业。“7”是指7个百亿级的特色产业,即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饮料、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2”是指2个补短板产业,即商贸物流、现代金融产业。“1”是指1个未来产业,即数字经济。
第二节 发展目标
2025年: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市GDP突破2100亿元大关;大健康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7个百亿级产业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商贸物流、现代金融产业短板逐步补齐,数字经济初步建立,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2035年:将咸宁打造成为产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集聚力强、效益良好的特色产业增长极。大健康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值超过2000亿元,7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补齐金融物流短板,数字经济大幅提升,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发展引领能力。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放大特色,形成优势。坚持立足本地实际,明确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着力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全力扶持,促进咸宁独具特色的各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更大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产业发展全市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加大产业招商和市场开拓力度,引进更多符合咸宁发展方向的关联产业,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更多咸宁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产业开放发展水平。
第四章 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中部康养城
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作为咸宁市特色产业增长极和立市立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围绕“医、药、养、健、游、护”六要素,推动全链条大健康、全方位大健康和全景式大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国中部康养城,使咸宁成为湖北大健康产业核心聚集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三个一”目标:即培养10万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服务100万康养人员、实现1000亿元产值,到2035年大健康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
第一节 完善全市医疗体系
完善医疗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重大疫情信息平台等“四体系一平台”建设,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效率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县域龙头医院建设。加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街道、社区、小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强化乡镇卫生院专科能力建设,全部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
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加强病房设备、家居护理设备、敬老院设备、医院整床消毒系统等设备开发和技术创新,将咸宁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护理床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整床消毒系统生产基地。力争2025年全市医疗器械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建成鄂南重要的医疗器械制造基地。
提升特色医疗产业。打造在全国有更大影响力的皮肤病、风湿病专科诊疗机构。加强温泉和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打造全国银屑病诊疗中心。
第二节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加快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优良、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型医药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医药健康知名的品牌企业和领军企业,建设全省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华中地区知名的中医药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力争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以黄精、百合、瓜蒌、厚朴、金银花、金刚藤、钩藤等为重点品种,加强道地药材、大宗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对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吸引培育一批发展后劲足的生物制药企业,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现代中药、植物药、新型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
开发功能食品。加大药食同源产品、中药食品、养生保健品开发,做优做强食品和养生保健品产业,提高经济附加值。开发中药饮料、药膳、养生方便食品等食疗性绿色健康功能食品,丰富完善药膳菜品体系,带动传统食品向功能食品转变,促进饮食结构从“营养”向“保健”转变。
第三节 优先养老服务产业
依托咸宁良好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温泉资源、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以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实施“养在咸宁”工程,吸引百万老人来咸宁养老,打造“养老公园城市”,打造武汉城市圈最佳养老地城市。
构建多层次医养结合体系。加快二级以上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完善“签约医”两院共建、提升“医融养”服务标准、规范“养办医”服务路径、扩大“医入户”人数。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武汉城市圈协同养老模式,将咸宁全域打造成环境优良、设施优享、服务优质、便利自主的康乐型“养老公园”。
发展新兴特色康养产业。运用中医修身健康养生理念以及现代健康理论,打造一批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一批以森林生态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核心的生态养生产业,一批以温泉资源和SPA水疗为载体的温泉养生产业,一批以休闲度假疗养为主体的养老旅游产业。
促进康养产业与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融合。以咸宁国家高新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通城中医药产业园、赤壁健康养老示范园区为主体,打造新型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关注老年产业市场,发展老年用品、老年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产业,引进一批老年家居、智慧养老细分领域领先的企业,引领相关业态发展。
第四节 升级体育健身产业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业,推动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对象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积极推动体育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相融合,促进各种体育健身企业成长壮大,将咸宁打造成为高品位户外健身休闲运动聚集地。
开发特色健身休闲体育产品。依托咸宁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九宫山室外滑雪、溶洞探险、温泉马拉松、黄袍山自行车户外运动等特色项目,使咸宁成为全国户外登山、探险,水上运动,山地自行车等高品位户外健身休闲运动聚集地。
改善健身休闲消费环境。加强健身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健身休闲项目的空间布局,适当增加健身休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健身休闲消费需求。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大幅削减健身休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加大体育休闲产业土地支持力度。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本地大中专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等专业课程,培养和引进健身休闲项目专业指导人才、健身休闲产业开发规划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通晓国际国内健身休闲体育和市场管理等领域的中高端人才,加强对现有健身休闲体育人才培养。
第五节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挖掘运用商代铜鼓、万里茶道、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古瑶文化等古迹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建设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文旅产业增长点。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收入达到600亿元,打造“可知、可达、可享、可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居康养旅游胜地。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强全域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高点定位,将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大景区)来规划和打造。强化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推动县(市、区)全域旅游错位互补发展。根据咸宁市文旅资源分布、道路交通等条件,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翼腾飞三区联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格局。
优化文旅产品供给。发展中医药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禅修养生等休闲度假与生态养生产品,打造国内知名的生态养生目的地。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推广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传统疗法,发展中医营养饮食、按摩保健、调理保健、慢性病预防等养生服务。提升温泉养生品牌,打造环潜山森林温泉度假区。发展森林养生,依托九宫山、大幕山、大湖山、太平山、黄龙山、药姑山、雪峰山、潜山的森林资源,联动生态农业观光区、大型农庄、水果采摘园等农业资源,打造森林养生避暑度假基地。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继续开辟乡村桂花、野樱花、油菜花等观花游,更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新的增长点。打造“夜游”特色品牌。打造温泉旅游特色街区和淦河十里画廊夜游项目。实施“万千百”工程,以淦河两岸为试点,在全市改造建设10000间乡村旅游客房、做好1000桌农家饭、研发100道适合各方游客的咸宁特色菜品。精心打造一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景区化村庄、田园风情综合体。
第六节 培育现代护理产业
加强护理人才培育和引进,推进护理产业基础再造,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护理产业链,全面塑造大健康产业发展新优势,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护理专业教育基地。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扩大养老护理员来源渠道。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转岗养老行业,鼓励家政服务人员、医院护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专业培训从事养老服务。吸引护理、康复、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我市养老行业就业。科学设置养老护理、专业技术、服务管理等岗位,通过开展多岗位锻炼培养高级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
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持续推进“一家一护”养老服务提能工程。通过开办养老护理员师资班、提升班、基础班,组织养老护理员等级认定,打造职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向社会普及养老护理知识。支持开展与养老服务业发达地区教育合作,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推动养老护理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等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置药学、中医学、老年保健与管理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在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上下功夫,形成咸宁养老护理技能等级标准,打造“咸宁品牌”,将咸宁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
第五章 发展百亿级特色产业,培育新增长极
加大咸宁市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清洁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扶持力度,培养新的增长极,力争到2035年形成7个百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紧盯服务和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的发展定位,全面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光电子信息产业带,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和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基础电子模组。重点发展以摄像头模组、显示模组、声学组件等环节为骨干,以电池模组、触控模组、新型印制电路板和覆铜板材料为支撑,以射频模组、整机组装、终端系统环节为导向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形成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为特色的消费电子及配套产业集群。
——新型显示。重点发展激光电视、便携式投影机、电子触摸屏等配套设备;围绕武汉LTPS、OLED、柔性显示、可折叠面板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争取实现显示领域突破。
——智能终端。发展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可穿戴终端产品及智慧教育、智能家居等领域智能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相关应用服务,完善终端产品产业链,加强整机企业和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同发展。
——物联网相关硬件。重点发展磁电子芯片、低频和高频RFID(电子标签)、光纤光栅传感器、电子式光电互感器、磁传感器、二维条码、SPON(传感无源光网络)等传感设备、传输设备和处理设备。大力开展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封装测试与材料业。加快引进和建设芯片封装、测试等生产线,加快发展硅片、封装胶等集成电路配套材料,加强引线框架、合金键合线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
三、重点举措
补足发展短板,完善产业链条。抢抓5G技术机遇,布局智能安防、物联网等与咸宁电子信息制造业匹配性强、符合未来发展潮流、应用前景广阔的行业。围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材料、智能终端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谋划建设光电创新小镇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制造、孵化为核心,以创业服务、金融服务为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
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发展后劲。锁定龙头型企业招商,力争引进5-10家投资额过5亿元的被动元件和分立器件生产企业,不断做大做粗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金融、物流、信息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强化创新研发,实现转型发展。开展与省内重点高校合作,争取重点高校在咸宁开设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研究院(中心),引进高校顶尖科研团队,整体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软实力。充分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强化企业与平台沟通衔接,力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及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引导重点企业突破创新,设立产业基金,借鉴沿海地区对重大科研成果的高额奖励制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第二节 新材料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推进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钢等,打造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发展方向
——新型功能材料。发展新能源材料、化学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重点支持纳米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强化材料基础支撑作用。
——高性能复合材料。突破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成型、高效自动化成型、低温固化及新型固化成型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非金属无机复合材料。
——冶金建材。推进冶金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突破,突出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推进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精深加工,重点发展特种钢、精品钢、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
三、重点举措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
发展新型特种材料。坚持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实施路径,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推进钢铁企业智能化改造,优化企业管理和过程控制,研发制造高强度汽车用冷轧板、超高强度镀层板、高技术船舶用钢、高强钢、高品质不锈钢等先进钢铁材料。大力推进钢铁深加工,加快发展先进钢铁材料锻件、优质焊接材料、无缝钢管、高品质不锈钢制品、大型装备构件等先进钢铁材料制造。
积极发展前沿新材料。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和产品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尚处空白或起步阶段的新兴功能材料、超高温材料等,盯紧国内外发展趋势,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顶尖技术,形成若干高水平、标志性前沿新材料企业和产品,打造新材料产业新亮点、新优势。
第三节 智能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一、思路和目标
滚动实施新一轮“技改工程”,推动咸宁制造向高端提升。发挥装备制造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重点布局智能机电、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应急装备等领域,建成省内先进的智能制造产业中心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智能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二、发展方向
——智能机电。打造智能机电研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水利水电智能型发电机组,发展高耗能领域成套智能节能机电设备、精密研磨设备和数控机床,配套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智能机电设备,有序发展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纺织等领域专用智能装备。争创国家级电机起重机检验检测中心、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
——智能装备。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数控专用机床等,配套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
——汽车及零部件。引进高端整车生产技术,加快汽车产业规模发展。推进动力总成、先进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模块化开发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承接武汉及国内汽车及零配件产业转移,推动咸宁以汽车零配件制造为主向汽车全产链延伸。
——应急产业。重点发展应急预警、应急救援、应急保障、应急服务四大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三、重点举措
优化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重点发展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变频电机、工业计算机和工业传感系统等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精密研磨设备、驱动电机及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推动发展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等产品,实现数控机床产品从低端到高端、从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精尖产品制造的转变。推进“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应急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应急舟桥、应急机械化桥、应急铁路站台、应急码头、应急钢制桁架桥、铁路应急抢修钢梁等装备。延伸发展公众应急产品。
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车载信息系统、精密模具、塑胶件、智能与互联、轻量化、底盘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动力转向机、制动器、泵和电动阀门、柔性电路与微电子、开关和继电器、粉末冶金零件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
提升新能源专用车发展水平。开发多种新型专用车和特种专用车,形成多品种生产、专业化协作的专用车现代化格局。发展新能源环卫专用车研发、设计、生产和环保设备制造。充分发挥湖北华舟重工的领军带头作用,发展应急救援专用车、整体自装卸补给车、城市垃圾运输车;延伸发展护栏清洗车、多功能高空作业车。
第四节 清洁能源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中国内陆首个千万千瓦级核蓄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二、发展方向
——新能源利用。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突破风光互补、高效储能等新能源电力技术,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力推动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先进电力配套装备和智能电网。加快新能源并网、特高压交流输电、柔性直流系统相关技术和控制保护等相关设备研发应用,推动灵活交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并网、智能变电站集成、直流配电网等电网相关装备发展,提升智能电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三、重点举措
争取启动一批能源重大项目。重点争取咸宁核电站、通山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蒲圻电厂三期、咸宁市(崇阳)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咸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金上线800千伏咸宁高塘换流站、赤壁官塘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纳入国家和省专项规划并尽快启动建设。
推动新能源项目开发。督促“十三五”中后期核准的6个集中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做好白岩山、土桥等抽水蓄能电站储备场址保护。引进武汉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氢能储运和高效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氢能及相关产业。
加快城乡供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咸宁华润城投天然气利用工程、咸宁高新区三期市政燃气管网、通城县乡镇燃气中压管道、通城LNG储气调峰设施、川气东送二线湖北咸宁段、崇阳县中心城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嘉鱼经济开发区中压燃气管道敷设等项目建设。推动金沙江上游水电输送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500千伏赤壁变电站、220千伏咸宁官埠变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支持中铁加仑公司在咸宁建设LNG储气设施。稳步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和电能替代工作,支持油气混合站改造和充电站、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食品饮料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坚持绿色食品、健康生活,擦亮“一瓶水”特色品牌、促进聚集发展,实施精准招商,打造“中国食品饮料之都”。力争到2025年,食品饮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发展方向
——饮料产业。大力发展壮大咸宁功能饮料、果汁饮料、优质矿泉水等主流产品。加快引入茶饮料、植物饮料、蔬菜汁、瓶装饮用水的开发生产企业。
——食品产业。以油茶产业为主轴,构建绿色健康食用油产业链。促进崇阳麻花、通山麻饼、嘉鱼麻糖、通城豆制品、紫苏酱等传统特色休闲食品提档升级。做大做精咸宁土鸡、向阳湖奶牛、嘉鱼水产、通城生猪等特色养殖业。以嘉鱼野藕蔬菜、崇阳雷竹笋、通山杨芳豆制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加大绿色蔬菜的整体规划和品质提档升级力度。
——酒产业。大力发展鄂南传统米酒、苦荞酒、果酒等品种,实现酒水饮料多元化发展。
三、重点举措
坚持分区定位,强化规划引领。制订咸宁食品饮料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通过5—15年时间,实现从“湖北食品饮料之都”到“华中地区食品饮料之都”的跃升,再到“中国食品饮料之都”的跨越。
打造重点园区,增强载体支撑。依托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中国咸宁食品饮料之都基地”,释放产业“聚宝盆”的聚变效应,提高园区企业和集群的影响力。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食品农业基地,为食品饮料产业提供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原料产品,形成一、二、三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
强化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组建市食品饮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取一批食品饮料企业在咸宁建设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争取重点龙头企业将总部迁至咸宁。紧扣食品饮料生产工艺标准、食品添加剂检验,招引一批检验检测机构和人才落户。
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盟。瞄准世界500强食品企业或国内百强食品企业,积极对接推介,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饮料企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积极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咸宁,加快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重点引进灌装机械、金属制罐、塑料容器、包装、印刷、食品添加剂等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配套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
第六节 纺织服装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积极扶持发展医用卫材和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补齐印染、后整理等产业发展短板,促进行业做大做强,产品做精做优,力争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发展方向
瞄准纺织服装产业链条短缺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成品制造企业,拉伸加粗产业链条。扶持现有纺织服装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棉麻纺织、化纤纺织、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高档服装和纺织新材料等产品。
三、重点举措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加快转型发展。瞄准纺织服装产业链条短缺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规模质量整体跃升。
实施创新驱动工程。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龙头企业核心、适用技术攻关,加大企业研发补助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加大专项资金对纺织服装企业的倾斜力度,引导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融合化。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走“专特新精”发展道路,培育隐形冠军企业。
培育纺织产业集群。引导纺织服装行业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建立信息齐全的企业生产名录,帮助企业在本地拓展市场、在域内发掘供应商,降低企业原材料、交通等成本,形成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取暖、互通有无的发展格局。
第七节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一、思路与目标
实施“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项目”工程,重点发展茶叶、蔬菜(莲藕)、油茶、竹(楠竹、雷竹)、桂花、畜禽(生猪)、中药材、特色水果等八大特色农业,促进加工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到2025年,茶叶、蔬菜(莲藕)、生猪(鸡禽及蛋制品)、竹等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桂花、中药材、特色水果产品、油茶等产业链综合产值超20亿元。
二、发展方向
——茶产业。围绕赤壁青砖茶等公共品牌,全力汇聚“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茶产业集群。通过市场运作打造3-5家影响力强、经营业绩好、带动作用大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到2025年,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0亿元。
——蔬菜产业。以嘉鱼、咸安为核心区,调整布局结构,拉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嘉鱼“绿色餐厅”、咸安城郊蔬菜基地、崇阳生态绿色示范基地,建成沿长江百公里蔬菜公园。到2025年,蔬菜(莲藕)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
——油茶产业。积极建设高产油茶示范林基地,完成油茶林新造20万亩、改造30万亩。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逐步淘汰油茶小作坊加工,培育5家左右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深加工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形成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竹产业。统筹竹林抚育、竹材加工、竹产品食用开发、林下种养与竹林旅游,推进国家级竹资源种质资源库、国家储备林基地、竹新品种培育基地、竹种苗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木材(竹)战略储备基地。探索竹林复合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精品民宿,开发竹文化旅游,打响“鄂南大竹海”城市名片。到2025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养殖产业。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向深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全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生猪(鸡禽及蛋制品)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其中生猪产值达到100亿元。
——中药材产业。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加快道地药材综合利用和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省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区、“中医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助推全市建成中部康养城。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桂花产业。以桂花资源保护培育为基础,以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和全面利用为重点,发展桂花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全国桂花产业聚集地、桂花科技引领地、桂花文化传承地、桂花旅游首选地、桂花康养目的地,建成中国桂花城。到2025年,全市桂花面积达到16万亩(含苗圃),桂花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
——特色水果产业。以打造百亿产业为目标,通过5-15年的发展,将全市水果种植由当前的25千公顷扩大至约100千公顷的规模,鲜果产值由15亿元增至50亿元左右,带动二、三产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继续发展柑橘、梨、桃、葡萄等,加快发展猕猴桃、枇杷等特色水果种植业和加工业。
三、重点举措
做强茶产业。建成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绿色生态的茶园种植基地,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80%。打造30万亩高效优质生态茶园,青砖茶原料年储备量达20万吨以上。加快茶叶加工升级,建成一批智能化、标准化、清洁化的茶叶加工中心。打造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依托赤壁青砖茶产业园,产业链各环节培育1—2家骨干企业,引导企业研发时尚化、便捷化、功能化茶产品,“赤壁青砖茶”年生产量达10万吨以上,在国内黑茶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做精蔬菜产业。打造“三个百里”蔬菜板块基地走廊,即建设4万亩的“百里瓜果长廊”、6万亩的“百里莲藕长廊”、22万亩的“百里蔬菜长廊”。坚持一镇一品,全域化打造全国“绿色餐厅”。培育3-5家年蔬菜加工产值过亿元、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3-5家大型冷链物流和农产品交易中心。
做优油茶产业。规范全市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好一批高产标准化示范基地。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实现现有油茶基地产量最大化,全面提升油茶综合利用率。
做大养殖产业。推进种养循环发展。以“两头乌猪”等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本土畜禽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系)及配套系培育,加快培育集抗病性强、产仔多、长势快、肉质好等特质为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系种猪基因品牌。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养殖场。
做细竹产业。积极探索“竹-药、竹-菌、竹-禽”等经营模式,实现竹林立体高效开发。引导现有竹加工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低小散”工厂,推进就地初加工。建设5万亩笋竹两用林、笋用林丰产示范园、竹林复合经营和竹阔混交高效示范基地,楠竹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以上,雷竹抚育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
扩大中药材产业。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支持通城县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大县,新建道地中药材基地6万亩以上。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改扩建初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集成中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实现中药材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保障中药材品质。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提升道地药材生产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市级以上中药材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分别达到15家、20家。
提升桂花产业。推广良种壮苗、标准化造林和园艺化培育,建设名优桂花主产区。建立桂花科研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国桂花城种质资源库和金桂湖桂花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筹备建设国家林业草原局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桂花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发桂花文化系列文创产品,制作桂花文化宣传片,打造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
培育特色水果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坚持水土宜果原则,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猕猴桃基地面积由现在的4万亩增长到6万亩,枇杷种植面积由现在的3万亩增长到4万亩。充分挖掘消费潜力,重视制作工艺、包装设计、情感内涵等,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第六章 补齐物流金融短板,夯实发展支撑力
第一节物流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发挥咸宁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咸宁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与产业协调联动和跨界融合;系统布局智慧型、绿色型物流基础设施,基本建立布局科学、技术先进、高效便捷、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二、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物流生态。围绕园区发展、产业聚集、冷链运输、多式联运等重点物流领域,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立体畅联的物流设施网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完善干支衔接和末端配送等服务网络,补齐物流智能装备等产业链环节。完善应急物流,保障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充分运用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以“互联网+物流”为特征的智慧物流,培育物流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应用,构建覆盖生产管理、产品流通、行业监管、公共服务等全领域的数字应用体系。
着力培育绿色物流。落实“双碳”战略,推广节能环保物流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调整运输结构,提高物流运作的组织化、网络化、平台化水平,降低物流业总体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构建绿色集约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全省绿色物流示范城市。
三、重点举措
(一)构建商贸物流生态体系。推动大型卖场、专业市场实现交易与自有物流分离。创新“物流+互联网+生产企业”新模式,提供专业化商贸物流服务。健全商贸物流体系,重点推进电商物流、区域商品分拨中心、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物流各功能协同发展。优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完善道路交通、标准化配送站点等设施建设。
(二)连通商贸物流三级区域。连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一级区域,力争区域重要商贸及物流企业总部或区域配送中心落户咸宁,增强咸宁商贸物流区域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强“咸岳九”和“通平修”区域商贸物流合作。连通县(市)、乡(镇)、村三级区域,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健全农村物流末端网络,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提供保障。
(三)实施商贸物流五大工程。实施龙头企业工程。引进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带动咸宁商贸物流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培育壮大基础较好的本土物流企业。实施智慧低碳工程。加大智慧绿色物流园区建设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采用绿色、节能、环保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标准化工程。发展单元化物流,支持三级配送中心和大型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实施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工程。实现城市货运配送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实施物流供应链工程。做大做强“咸宁优品”,提升特色产品上行流量。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生产资料物流、健康医药物流,完善专业物流供应链体系。
(四)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以物流园区为中心,创新物流各项功能的园区集聚、物流活动的集成管理、物流企业的网络联动,解决咸宁商贸物流企业的“小、散、乱”状态。创新专业物流市场发展模式,基于冷链、电商、生产资料、健康医药等专业物流服务,发展专业服务市场。提升商贸物流市场信息化水平。在全国一线城市设立咸宁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展示窗口,促进咸宁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走向全国。
(五)完善重大物流通道。统筹水、路、港、岸、产、城,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通江达海新通道。构建“三横两纵”的公铁水立体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对外东联西通、南接北达,对内循环畅通、快速联系的路网结构,补齐咸宁航空事业发展短板,打造区域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加快推进武汉—咸宁—南昌高铁、铁路货场及通港铁路工程等建设。促进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推进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嘉鱼至崇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国省道公路网。
第二节金融服务产业
一、思路与目标
以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推动金融产品、组织体系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发展新业态,完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辐射力,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满足多元化的实体经济需求,大力构建具有咸宁特色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比、余额占比、直接融资占比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贷款规模达到228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二、发展方向
普惠金融。深化普惠金融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广“金融服务网格化”,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绿色金融。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推动建立绿色项目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促进形成绿色金融健康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更好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升级,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重点举措
(一)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债券、股票、基金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程,做实做细“三套利”“三违反”“四不当”等专项整治工作,督促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信贷资金联动,引导金融资本更加精准投向重点产业和领域。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贷款投放。
(二)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坚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政策性功能定位,主要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为对象,降低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收费标准。支持市级再担保平台建设,增强再担保“稳定器”和“放大器”功能,建立统一协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考核评价力度。整合设立咸宁绿色崛起贷款担保基金。
(三)实施县域金融升级工程。构建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体系、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金融政策保障体系,以及网格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县域金融升级工程。
(四)加快推动咸宁企业上市步伐。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上市政策,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积极引导市县区政府充分挖掘地方优质企业资源。做好企业上市规划和培训,加强指导和协调,拓宽现有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深入实施“金种子”“银种子”计划,支持企业新三板、四板挂牌融资,打造优质上市挂牌“后备军”,提高企业上会审核通过率。
(五)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推进全周期金融服务,加快科创中国试点,打造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咸宁样板。
第七章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未来产业布局
一、发展思路
以带动咸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未来产业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依托,以“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为抓手,围绕“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两大路径,聚焦延伸、裂变、融合、渗透的产业发展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资源,重点培育数字经济、循环经济、智慧经济+新基建经济、新消费经济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未来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龙头企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生物技术、防腐材料等领域达到湖北领先水平,生命科学、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三、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咸宁市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ICT的有效使用,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网络交易迅速增长,初步创建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数字经济新环境。
——智慧经济。大力发展智慧型经济,使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创新驱动由增长方式上升为经济形态。通过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再生。
——新基建经济。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关乎咸宁未来发展具有技术前瞻性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实现“换道超车”或者“弯道超车”。
——新消费经济。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消费产品结构升级,积极扶持发展新零售销售模式,拓展实体、虚拟、虚实结合等互动方式的融合消费空间,促进线上线下消费互促共进。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新零售、新消费模式企业,引领和带动咸宁消费业态升级、消费产品升级、消费模式升级,将咸宁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新消费风向标和购物、旅游、娱乐、消费天堂。
四、重点举措
(一)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强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引进一批5G设备制造和服务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数字政府等领域的5G应用。规范发展平台经济。加快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培育数字平台经济,促进“电商经济”“宅经济”“云经济”等平台发展,建设咸宁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产业发展高地。
(二)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咸宁政务云与楚天云的互联互通,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数据共建共享应用机制,打造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交互融合的数据仓库,形成数据资源流动和价值再造的良性循环。高标准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开发便民应用服务,提供数字化公共服务,推进咸宁“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完善电子政务网络,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数字化政务的服务效能。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建立“一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协调机制、一笔专项经费、一定五年”抓落实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建立产业“链长制”,负责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问题协调、重大项目布局等重大事项,统筹推进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工作。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搭建全要素、全创新链资源集聚的“双创”服务平台,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特色产业增长极“双创”示范平台(企业)建设,统筹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力争6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省、市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
三、培养人才队伍,服务产业发展
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南鄂英才计划、“我选湖北·志在咸宁”计划,吸引更多大学生来咸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制定出台企业人才支持计划、“咸宁工匠”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新政,降低人才流失率。支持咸宁高新区设立人才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和“海外引才”模式,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四、推进重大项目,支撑产业发展
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新开展“一引一”“一加一”“一转一”,擦亮“专用环境”招商新品牌,继续采取节会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鼓励和引导咸宁籍客商回乡投资创业。建设总投资5千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项目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