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6925/2022-25520 文 号 : 咸发改规划〔2022〕11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 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7-28
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发改局:
现将《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本规划有删减)
《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共咸宁市委关于制定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目标的建议》编制,是《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部署的进一步延伸、细化和具体化,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总体要求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是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快构建“一城引领、三带协同、三篇文章”的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市中心城区产业承载功能、要素聚集功能、生活功能显著增强,咸宁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全市县域(纳入考核的6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4.6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5.4%。202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赤壁市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咸安区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进位显著单位。赤壁市、崇阳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三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74%,比2015年提高了6.7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16个百分点。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武深高速公路咸宁段,嘉鱼、赤壁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城市路网不断完善,新增城市道路 609.42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300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4平方米。全市普通公路通车总里程较“十二五”末增加168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市城区燃气普及率达 99%,城市(县城)燃气普及率达95%。累计新增地下综合管廊程19.41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5%,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基本达到90%。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3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92个贫困村出列、3个贫困县“摘帽”,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短板突出,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与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区规模小、人口少,交通拥堵、部分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还未根本改观,县域发展承载能力、以城带乡能力有待增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第二节 “十四五”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健全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促进中心城区、县域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形成“市区引领、武咸同城、两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分步骤、有序地实施。
(一)2035年远景目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2025年具体目标。到2025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区域发展布局成势见效,市区发展能级和首位度明显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开发模式更加集约高效,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改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基本同步增长,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专栏咸宁市“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标
类别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总体水平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6.74 | 60左右 | 预期性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1.98:1 | 1.8:1 | 预期性 | |
市民化质量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各年度视情提出 | 预期性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0 | 95 | 预期性 |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根据全省目标制定 | 预期性 |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1 | 11.4 | 约束性 |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 34 | 60 | 约束性 | |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m2) | 根据全省目标制定 | 预期性 | ||
空间格局 | 国土开发强度(%) | 6.68 | 7.5 | 预期性 |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m2/人) | 根据全省目标制定 | 预期性 | ||
高铁营业里程(km) | 84.4(京广高铁) | 186.07(武咸昌预计60;常岳昌预计41.67) | 预期性 | |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km) | 482 | 551 | 预期性 | |
城市功能 |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1.49 | 45 | 预期性 |
5G基站(个) | 1300 | 4000 | 预期性 | |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4 | 控制省下达指标内 | 约束性 | |
县级以上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覆盖率(%) | 根据全省目标制定 | 预期性 |
第二章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促进各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和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推动形成“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两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
第一节 加快推动“武咸同城”
一、加深武咸耦合程度
强化“九城即一城”理念,找准咸宁在武汉都市圈中的发展定位和个性功能,坚持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主动融入武汉、依托武汉、借力武汉、服务武汉,共同建设武咸物流协作区、跨界示范区、生态共保区、飞地共建区,着力打造武汉功能拓展重要承载区和产业转移新高地。
紧密结合“十四五”和中长期产业规划,加速编制武咸同城融合发展规划。抢抓《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机遇,拓展“北三县”深度融入武汉空间发展布局,提升同城化水平;鼓励“南三县”以优良的农业产品、服务产品、生态产品服务武汉大市场,实现咸宁与武汉一体化发展。
二、推动武咸产业发展一体化
聚焦优势互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武汉南”大学城,打造一批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与武汉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咸宁,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咸宁,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咸宁的发展模式。深入实施产业同链工程,融入武汉“965”产业体系,在大健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强上下游配套项目布局,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和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加强与武汉都市圈和省内兄弟市州的竞合,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向咸宁聚集。
三、打造武咸多层次、立体化互联融合通道
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聚焦互联互通,统筹推进武咸同城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同城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构建武咸之间多通道、多运输方式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共建轨道上的武咸同城,优化武咸城铁运行管理,谋划建设武咸市郊铁路体系,推动天子山大桥、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簰长江大桥)、107国道和102省道武汉至咸宁段改扩建。聚焦共建共享,深化城市交通、医疗养老、文化旅游、公积金、金融服务等业务一卡通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一卡通办”,推进武汉都市圈华中地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基地建设,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加快整合旅游资源,共同推进“打包宣传”和“一卡通”合作项目。聚焦联治共保,推进长江及其支流、斧头湖、梁子湖等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
第二节 提升“市区”引领功能
一、构建市中心城区、咸安区、咸宁高新区一体化发展格局
坚持市区两级一体化发展,优化咸宁市区两级统筹协调机制,整体谋划推进咸安区、咸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统筹引领,进一步把中心城区经济做大、功能做强、环境做美、体制理顺。坚持规划引领、三区(主城区、咸安区、咸宁高新区)联动一体化发展。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分级负担”的城市建设机制。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城市管理机制。到2025年,市区经济总量达到全市的25%,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
二、支持咸安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以智能机电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本地现有的优势装备产业基础,加速机电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影响力,支持机电制造业技改,提高机电制造产业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瞄准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融合发展趋势,培育工业电气机器人及物流机器人新增长点。力争2025年建成大型机电产业园区,机电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达到百亿级规模。
打造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两大百亿产业集群。聚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推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与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进入药妆、新型医疗器械等新市场,建设中药产业化创新基地,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实施生物医学工程,完善生物医药食品生产体系,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聚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促进相关企业在锂电池管理、电动汽车充配电、电机及驱动系统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汽摩配产业园。支持专用汽车企业差异化发展。到202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建设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和华中康养区。提振桂花产业,建设桂花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推出一批桂花酒、桂花饮料、桂花护肤品和化妆品等新产品,拓展桂花旅游产业。打造桂花核心IP,擦亮“咸宁桂花”国家地理标志、“中国桂花之乡”等金字招牌,推进“留桂、添桂、增桂、植桂、选桂、保桂”,建设“桂园、桂道、桂河、桂院、桂山、桂廊、桂泉”,开展“品桂花、赏桂花、写桂花、画桂花、拍桂花、唱桂花”活动。深化武咸医养合作,探索“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发展模式,构建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体系,依托学史赏花人文游、生态田园风情游、美食美景养生游、赏花品竹民俗游、湖鲜历史文化游,大力开发生态文化体验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度假产业,打造武汉健康休闲养生目的地。
三、支持咸宁高新区争先进位
突出“高”和“新”发展定位,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机电、食品饮料等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5221”产业集群项目工程,打造高品质、高素质、高产出的智慧型园区。做长“一瓶水”产业链条,争取到2025年实现500亿元产业规模。发展先进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加强生物降解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无机防腐涂料等战略新材料,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打造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实现200亿元产业规模。实施“飞地”政策,建立利益分享机制。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活力新区。提升项目准入环境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突出“亩产论英雄”用地新导向,实施新供工业项目“增容2.0”,全面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第三节 实施两带驱动
一、建设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
依托长江和京广高铁、武深高速,串联嘉鱼、咸安、赤壁三县(市、区),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武汉都市圈发展战略,打造长江门户港。依托赤壁、嘉鱼长江大桥,深入对接江汉平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托汉簰长江公路大桥,打造武汉一嘉鱼协作区。大力推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
二、建设幕阜山特色产业带
依托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杭瑞高速,建设通修高速,串联通城、崇阳、通山三县与周边县市,推动建设湘鄂赣绿色共建示范区。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掘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元素,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文旅、康养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以绿色为底色的幕阜山特色产业带。
第四节 全域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体制机制
树牢系统观念、流域思维,突破行政区划,加强各县市区与咸宁市、武汉都市圈和湖北省规划衔接和产业对接,在更大范围内聚合资源要素。按照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完善市域国土空间治理,建立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规划体系,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重大公共资源布局。
二、构建点面支撑、多点发力新格局
支持各县市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支持咸安区建设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和华中康养区。支持嘉鱼县建设湖北经济强县,打造滨江公园城市。支持赤壁市冲刺全国百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支持通城县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强县。支持崇阳县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县。支持通山县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
第三章 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
全面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增强县域实力,完善县域功能,推进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抬高全市高质量发展底板。到2025年,赤壁市迈进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咸安区、嘉鱼县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进位明显、力争上游。
第一节 构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体系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实际和县域特色深度挖掘,选准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开展“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创建行动,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不断培育和壮大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效。统筹“育大”和“强小”、“调旧”和“育新”,实施县域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梯次化培育“四上企业”,促进“个转企、小进规、规改股、股上市”,引进和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层次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左右。
二、培强培优重点产业
推动县域传统产业由粗加工、中间品环节向制成品、品牌构建延伸,按照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服务化的要求,实施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健康食品及饮料、现代冶金建材、节能环保等8大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形成千亿级产业为引领、百亿级产业为骨干、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实施县域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支持县域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持续推动技术改造更新,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推动“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和市场出清。
三、全面推进绿色转型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全面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推进“两精两减一增效工程”,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创建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到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持续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
四、提升县域发展平台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对发展潜力大的园区,依法依规扩大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引导产业向县城、产业园区集聚。以亩产论英雄,实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循环化、智慧化改造,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功能。加快产业园区专业化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布局产业链条和专业化分工合作。实施县域扩权强县改革,提升县级统筹资源的能力。在园区内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产城融合水平。
第二节 分类推进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完善县域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集镇”三级城镇体系,促进县城提质扩容。推动赤壁市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促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
二、加快完善建制镇功能
加强镇区规划建设,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问题。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择优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对于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乡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增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镇和中心村。
三、规范发展一批特色小镇
推进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贯彻落实《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推动从注重数量逐步转向注重质量转变,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建立起特色小镇清单管理机制。开展特色小镇纠偏行动。大力推动赤壁市赵李桥砖茶小镇、通城砂布小镇等省级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体制机制,由脱贫攻坚向巩固成果转变,对通城、崇阳、通山等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进脱贫地区由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向村级“十有”拓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连线连片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打造咸宁版“富春山居图”。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行动。建设“四好农村路”。统筹推进美丽庭院、精品村、风景道、示范点建设,加强农村建房规划管控,推广《鄂南民居建筑图集》,引导建设具有咸宁传统文化底蕴的美丽农房,建成一批宜居型示范农房,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让乡村有新房更有新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千百十”提升工程,打造茶叶、油茶、楠竹、蔬菜、桂花、生猪、中药材、水产等八大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3:1。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到2025年,各县市区县域内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成长型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打造“赤壁青砖茶”“簰洲鱼圆”“隐水枇杷”“咸安桂花”“崇阳柃蜜”“嘉鱼莲藕”“通城油茶”等一批绿色优质公用品牌。推进杨畈农高区和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发展“农业+”多业态,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
四、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
制定“擦亮小城镇”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规划(方案),编制整治工作指南和技术导则,全面实施“七补齐”(补齐规划缺失、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短板)行动,建成16个以上美丽城镇。加快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机服务、农资交易、物流服务等设施,改造提升便利店、超市、集贸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完善镇区路网,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
第四章 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规划融合、设施融合、服务融合、要素融合,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节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推进城乡规划融合
以市域为整体,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实现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确定总体开发强度、建设用地用途结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制定相应管控规则,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统筹衔接。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城市补短板强功能工程三年行动,促进城市综合品质提升。按照“窄马路、密路网”规划理念,加强次干路和支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推进老城区“断头路”与微循环道路建设,修复破损、坑洼与易积水路面,有通行功能的小路、巷道全部硬化,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路网密度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供水能力,改造老旧供水设施和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和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完善供气管网和燃气储气设施。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市主城区88处易涝点整治工作。
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4大领域18项建设任务,实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厂扩建改造、老旧供水供气管网改造、备用水源地、城乡燃气储气调峰设施等建设。到2025年,全市城市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和98%以上,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下。优化城乡道路交通,推进城乡道路、桥梁隧道、快速路、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建设,确保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道路完好率95%以上,背街小巷道路完好率不低于90%。完善乡村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城市更新。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乡村覆盖。加强城镇学校和乡村两类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学。实施咸宁市义务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和“大班额”消除计划。推进医改和分级诊疗工作,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运行机制,突出县级医院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全面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实施智慧广电工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加强城乡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四、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细化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同价同权、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工作。鼓励农民工、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及外出经商人员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纵深推进“三乡”工程。加大财政对城乡融合发展及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千企兴千村”工程,推动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领域。
第二节 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优化“双创”环境,加快鄂东南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动通城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拓宽城乡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政策体系,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众迈向中等收入行列。
二、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健全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工凭技能提高工资待遇。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定,完善人才认定政策和办法,评选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带头人”。到202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4万人以上。加大农民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建设一批返乡创业示范园,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返乡创业就业平台,力争认定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10个。
第五章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坚持尊重意愿、存量优先、循序渐进,推动已在城市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率先落户城市。全面放开咸宁市落户条件。鼓励外来人员来咸就业创业、安居乐业,引导在咸外来人口落户咸宁。消除各类隐性落户门槛,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
二、完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
建立全市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设和完善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全面实行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简化户口迁移手续,所有户籍业务实行线上线下一网通办,提高落户便利性。扩大身份证信息容量,丰富身份证应用场景。细化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三、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
完成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将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置条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流转“三权”。
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完善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关爱和人文关怀。
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以租赁住房、普通商品房住房为主的住房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人才住房为辅的住房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并保持稳定。加大“七让里”示范小区建设,提升公租房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三、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能力
推进全民参保,稳步提高扩面质量和保障水平。积极对接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城镇低保救助条件的外来农业转移人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城镇低保范围。
第三节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一、实现高质量就业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和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支持有创业能力及创业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自主创业。构建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多层次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物流配送、家政服务、医疗照护、网络直播、信息技术等市场紧缺和新兴行业职业,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加快培育“教师+技师”等双师型师资队伍。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二、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
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工资保障金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待遇。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引导法律援助机构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劳动报酬、社保待遇、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服务。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民主权利。丰富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沟通联系作用,及时反映农业转移人口的利益诉求。加大对新市民的帮扶关爱,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适应城市生产生活,增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六章 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自然生态城市、魅力城市、活力城市、韧性城市。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
树立全域公园理念,依托“一江(长江)、一山(幕阜山)、三水(淦水、陆水、富水水系)、五湖(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蜜泉湖、大岩湖)”自然山水,推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打造“三横两纵六组团”的公园城市布局。实施咸宁百园工程。推进城市小规模、渐进式“留白增绿”,加强亲水空间、社区公园、城市绿心建设,构建开放便民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二、加强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生产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废弃矿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绿色廊道。加强河道、湖泊等城市湿地和水环境保护修复,构建蓝绿交织生态空间。
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制定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总体方案,推进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开发“城市矿产”,推动废弃资源回收利用。
三、倡导城市绿色生活
坚持绿色低碳、节约集约、资源保护等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城市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升城市内在品质。鼓励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节约方式转变。引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色志愿活动。推广节能环保型汽车,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推进绿色消费。严格限制一次性餐具、塑料购物袋等使用。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行动。
一、建设中国桂花城
深度挖掘桂花价值,全域建设中国桂花城,到“十四五”末桂花及芳香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打造50个以桂花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域形成“1+5”(市中心城区+5个县市城区)的桂花特色城市格局,让世人一提起桂花就想起咸宁、一提到咸宁就想到桂花。摸清桂花底数,加强古桂保护,扩大种植面积,建设全国名优桂花主产区,确保在品种、数量、质量上稳居全国前列,到“十四五”末桂花种植基地达到20万亩。建设全国桂花产品深加工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华桂花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建设全国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
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创新
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实现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长江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桂月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打造一批非遗主题旅游、非遗研学旅游品牌,支持旅游名镇(村)、特色文化村的非遗项目设立传习所、展示基地,形成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传承咸宁茶文化。擦亮“万里茶道”源头历史文化品牌。积极培育现代文化业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产品转化和市场开发。
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打破创新的神秘化,统筹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抓好“三个一百”工程和10家重点产业研究院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以设立联合基金等形式投入基础研究,探索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以政策引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支持更多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南鄂英才计划”,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激发开放发展动能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引导本地优势企业抱团出海”、配套企业“借船出海”。加快咸岳九、通平修区域竞合,推动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咸宁综合保税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高标准办好重大会展,高水平建成更多对外开放窗口,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节 建设韧性城市
一、提升城市智能化运行水平
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设施网络在交通、市政、能源、水利、生态等领域应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到2025年,咸宁市主城区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推进“云上咸宁”建设。建设数字政府,加强各领域数据资源实时共享和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城市综合运行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能建筑,实现城市水务、地下空间、地下管网、城市建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
二、加强城市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区域安全巡查、科技防控和安全生产管理,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安全整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健全防灾减灾备灾基础设施,加强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升各类设施平战转换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城市应急水源建设,实施水源工程。推进“智慧应急”、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等重点工程实施。加强辐射事故控制和应急体系建设。
三、提高城市公共卫生防治救治能力
构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社会、居民“五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和改善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设备和疾控中心设施设备,增强传染病科室和重症监护室诊疗救治能力。提升平战结合能力,预留应急空间,确保新建和部分现有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调度机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视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一、加强城市社区治理
以社区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载体,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改善城市“微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密切协同,社会组织、驻地企业单位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基层社区治理共同体。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全面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制度,完善居民小区治理机制。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提供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健身、物流商超、公共安全、纠纷调处、心理援助等服务。深化拓展“雪亮工程”。
二、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群众合理诉求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水平。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配备安全员和安保设施,加强安全巡查和现代化科技防控。
三、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
深入基层,做到点对点人性化治理。结合各地发展水平与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条件,探索制定灵活精准的城镇化管理方案。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推动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重点完善城市街巷、道路交通、河道管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管执法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制定管理清单、责任清单和网格清单,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完善数字城管。常态化开展“万人洁城”“全民洗城”等活动。
第七章 规划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撑, 强化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级政府主动作为,确保规划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如期完成。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城镇化管理水平,狠抓落地实施,保证规划的高质量落实,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注入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进一步完善全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机制,统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出现的重大问题,督促重大项目的推进落地。
主动争取国家、省扶持政策,最大程度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多元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推进规划实施。完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税、土地、金融、生态、投融资、人才、人口、住房等配套政策。健全重点项目库。
积极利用第三方评估促进规划实施方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吸收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促进规划的改进完善和实施推进。加强规划执行监督,完善规划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保证监测评估的质量,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实到实处。
规划下载: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发布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