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6925/2024-1988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 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13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4-07-18
B
对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5号建议的答复
段德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咸宁发展定位、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咸宁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根据工作要求,经综合相关单位会办情况,现将办理(落实)情况函告如下。
一、市竹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竹林基地初具规模。全市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180万亩,占全省竹林资源的80%。集中成片万亩以上楠竹基地26个,全市48个乡镇(林场)竹林面积万亩以上,其中2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6个,5万亩以上乡镇9个,10万亩以上的乡镇3个。
(二)培育技术日趋成熟。楠竹深翻垦复、护笋养竹、适时追肥、防虫治病、分类采伐等丰产技术,促进了楠竹立竹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成功实施完成国家标准委“第九批国家楠竹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提升项目,制定了《楠竹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省级)》等标准颁布实施,提高了我市竹农生产经营水平,保障竹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市区先后投入资金2亿元建设产业园区,全市引进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竹加工企业69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全市目前竹类产品达600多个品种,目前全市涉林企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4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
(四)生态旅游逐步壮大。崇阳县桂花泉镇建成以雷竹为主题的“雷竹小镇”,打造旅居网红产品地球仓酒店。通山县在九宫山建成竹林下民宿,于2022年评定为国家乙级旅游民宿。赤壁市策划建设了梵音瑜伽培训中心和中科盐谷“竹盐+”小镇等项目。全市建设、改造多个主题的竹产品、竹文化展览馆、竹科普教育基地,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五)竹林碳汇探索起步。近年来,全市筹备谋划了16个林业碳汇项目,其中通山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是中国CCER第一个竹子造林方法学验证项目。目前国家碳汇政策尚处于调整阶段,要求各地稳妥推进、审慎决策。
二、创建“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情况
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发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咸宁发展定位、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咸宁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咸宁市多措并举,积极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
(一)认真研究政策,主动对接争取支持
2024年3月15日,市政府主要领导拜访省发改委并提请支持咸宁申报创建工作。2024年3月21日,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复函《关于咸宁提请支持事项回复意见的函》,明确表示省发展改革委将密切关注国家工作动态,待国家启动申报时,积极推进咸宁市申报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多次赴北京拜访国家有关部委,了解政策走向、资金支持方向、具体申报路径等。
(二)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以竹代塑”发展
1.制定时间表路线图。2月4日制定创建国家“以竹代塑”示范基地工作推进计划表,具体分为实施方案编制、组织申报、实施三个阶段,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2.起草文件明确任务。以市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印发《关于优先采用“以竹代塑”产品的通知》,引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推进绿色低碳办公,持续拓展“以竹代塑”产品应用场景,带动“以竹代塑”产品进入党政机关,走向企业,融入群众生活。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咸宁市推进“以竹代塑”发展实施方案》,在行政、住宿餐饮、生活服务、重点产业等领域推广竹制品。
3.凝聚合力编制高质量发展规划。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成立基地申报规划编制专班,编制《咸宁市“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我市竹产业发展方面的特色和亮点,确保规划更全面、更系统、更完善、更具竞争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政策保障
1.组建机构强力推进。成立咸宁市“以竹代塑”工作专班,吸纳发改、经信、林业、财政等20家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全市“以竹代塑”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推进“以竹代塑”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市级财政“项目前期经费”预算中统筹安排用于《咸宁市创建国家“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实施方案(2023-2025)》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3.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市金融局与有关部门建立企业融资问题对接快速响应机制,对有关部门提出的竹产业企业融资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协调银行机构主动对接、上门对接,解决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以竹代塑”产业特色金融产品,全力打造“全竹利用”产业链,全面提升竹产业的发展维度和发展质量。
4.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市经信局全面推进竹加工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及时将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市级项目库,积极向省经信厅进行推荐,争取更多省级高质量发展切块资金向该产业倾斜;实施咸宁市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培育计划,支持竹加工龙头企业以“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为方向做大做强。
5.加强媒体宣传引导。5月13-19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我委积极联系相关媒体,强化“以竹代塑”宣传引导,让“以竹代塑”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咸宁日报、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5月16日发布《“以竹代塑”劲吹绿色低碳风》评论,号召广大市民从生活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做“以竹代塑”的实践者,不断擦亮“生态咸宁”靓丽名片。
三、下一步“以竹代塑”发展工作计划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高效竹林培植、先进产品研发、现代化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结合我市现有竹产业基础与优势分析出所需引入的配套或互补性产业环节,围绕竹生产、竹加工技术支撑等方面有计划地实施竹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招商。
(二)加强产业品牌建设。指导和支持咸宁竹制品加工企业走“专特新精”发展道路,积极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加大竹产品品牌宣传力度,讲好咸宁竹产品品牌故事,打造咸宁竹产业“公共品牌”,推进竹产业走向标准化、品牌化,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三)加快研发重点产品。大力扶持相关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竹格淋水填料、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竹重组板材等产品研发,进一步推进工业生产类、建筑建材类“以竹代塑”产品生产和示范应用。
(四)丰富拓展应用场景。在公共机构、宾馆酒店、餐饮外卖、快递物流等重点领域,率先推广替代效果好、市场潜力大、公众易接受的“以竹代塑”产品。同时在家居日用、工业生产、建筑建材等其他领域探索更多管用好用代塑场景。
(五)加强资源培育管护。利用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竹林退化林修复,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竹林培育申报森林抚育补助项目。充分发挥省、市两级“科技副总”作用,加强适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开展楠竹大径材培育、竹用林覆盖早出优化模式等高产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六)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利用竹产业协会平台,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市场和行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加强竹林经营户与竹产品加工企业、各类竹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引导“以竹代塑”企业用好惠企政策措施,促进咸宁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