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1336925/2023-21137 文       号 : 咸发改能源〔2023〕14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 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咸宁市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3年05月31日
各县(市、区)发改局,咸宁高新区科经局,国网咸宁供电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全市民生、重要用户、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有序供应,根据《湖北省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市发改委会同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编制了《咸宁市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咸宁市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2023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用电负荷缺口,将电力供需缺口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切实保障民生、重要用户、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保障全市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安排
据预测,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市预计最大用电负荷1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79%。按照国家“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5%”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组织全市储备9.9万千瓦以上电力需求侧响应资源。在全省电力供应可能出现短时缺口时,按照“安全有序、灵活可控、市场主导、降本增效”的原则,在不影响主要生产的前提下,分类有序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由企业主动降低用电负荷。
二、响应资源
(一)优化负荷响应资源。建立具备7天内有调节用电负荷能力的电力用户资源池共62家,负荷响应能力4.55万千瓦。通过做好分时电价政策宣传工作,指导有调节能力的用户优化生产计划安排,减少高峰及尖峰时段用电需求,在消减电网高峰负荷的同时,服务企业降低用电成本。
(二)短期负荷响应资源。建立具备2天内有用电负荷调节能力的电力用户资源池共38家,负荷响应能力3.82万千瓦。在预测到电网供应可能出现缺口时,组织用户临时调整生产安排,缓解用电缺口。
(三)负荷实时响应资源。建立具备30分钟内有用电负荷调节能力的电力用户资源池共21家,负荷响应能力1.53万千瓦。以安装负荷控制装置的工商业用户、具有实时负荷调节能力的大用户、满足条件的负荷聚合商等为重点,当由于突发因素导致电网出现临时供电缺口时,可通过负荷控制中心紧急降低用电负荷,弥补短时用电缺口。
三、组织实施
(一)精准落实需求侧响应资源。各县(市、区)发改局、咸宁高新区科经局要会同属地供电公司按照国家“负荷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5%”要求,主动开展企业用能服务指导,做好需求侧响应资源储备,将各类需求侧响应资源落实到户,并制定本地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方案,并组织属地供电公司与用户签订需求侧响应双边协议。
(二)规范实施需求侧响应措施。根据省下达的调度指令,由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组织县级供电公司分类有序启动已签约的需求侧响应储备资源。一是当省下达到未来一周可能出现用电缺口预警指令时,组织优化负荷响应资源池用户提前调整生产安排,降低高峰负荷;二是当省下达预测到2日后可能存在供电缺口预警指令时,组织短期负荷响应资源池用户临时调整生产安排,缓解供电缺口;三是当出现突发因素造成临时供电缺口时,由省电力公司通过负荷控制系统对实时响应资源池用户紧急压降负荷,实现负荷“快上快下”,确保电网安全。当电力供需实现平衡后,由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及时告知需求侧响应用户终止响应。
(三)全力做好需求侧响应资金结算。按照省需求侧资金结算工作要求,督促国网咸宁供电公司及时向省电力公司报送响应执行情况,并协助做好响应执行情况异议处置工作,确保我市用户需求响应资金按月清算、次月底前拨付到位,以激励用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市、县二级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作用,在需求侧响应期间,各级发改部门和供电公司实行合署办公,实现上下联动、政企协同,共同做好2023年迎峰度夏时期需求侧响应工作。
(二)加强监督指导。全市发改部门牵头组织地方供电公司等单位做好需求侧响应的全过程监督指导,及时协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响应过程规范有序,响应目标落实到位。
(三)严肃响应纪律。国网咸宁供电公司负责保障负荷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与用户间信息数据传输无误,负责对需求侧响应用户进行筛选核查,确保响应能力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已签约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应按约定条款参与响应。严禁将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负荷纳入需求响应范围。
(四)做好宣传引导。要加强节约用电、分时电价、需求侧响应等方面政策的宣传培训,引导用户在迎峰度夏期间科学用电、合理用电,积极参与需求侧响应;要加强与用户的友好沟通,做细企业用电保障服务工作,做大限度争取用户的理解配合;要做好舆情跟踪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同心协力良好氛围。
附件:咸宁市2023年度需求侧响应资源用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