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关于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咸宁森林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工作,我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拟在幕阜山片区建设森林碳通量观测基地,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4月1-2日,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深入崇阳县桂花林场等地实地考察碳通量观测基地选址。
于贵瑞院士指出,幕阜山丘陵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特色。一是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在植被和土壤类型上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二是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的核心地带,在中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鄱阳湖和洞庭湖间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三是处在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题)的心脏地带,中部地区快速的城市化将会对江湖关系以及区域的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十分独特的地理单元,幕阜山丘陵区是各类要素的交汇区和过渡区,是区域气候的塑造者,决定了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植被类型、环境特征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于贵瑞院士要求,要站在全球视野将地表通量观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综合观测研究,为咸宁森林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和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咸宁市发改委党组成员、铁路办主任古祎,崇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效斌陪同考察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