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成本是衡量营商环境是否优化的关键。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竞争力而言,同样要看它的综合成本有没有比较优势。
9月21日,咸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咸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其中,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控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财政:“免申即享”惠及3483家企业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宁市拿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持续降低综合成本。截止8月底,已拨付稳增长方面资金29066.74万元。
同时,深化“免申即享”改革,持续降低时间成本。去年3月,在全市全面推开“免申即享”改革,财政环节从6个精简为2个,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直达快享”政策红利。改革以来,全市累计发布“免申即享”清单564项,拨付资金12.82亿元,惠及3483家企业、163万人次。
为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咸宁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首贷担”试点,首次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奖补、首次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给予财政贴息。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奖补及贴息资金871.5 万元,办理“首贷担”14.1亿元,惠及1827 家小微企业及个体户。
全市计划设立总规模5.1亿元的应急转贷纾困基金,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不超过10天的短期资金过桥服务,帮助企业按期还贷、续贷。目前已到位资金1.1亿元,全市已备案的应急转贷机构为134家企业办理应急转贷业务笔9.24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400多万元。
该负责人介绍,咸宁采取大力拓展“政采贷”业务、实行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全面取消政府采购保证金等措施,发挥政采政策功能,持续降低资金成本。
截止8月23日,共发放“政采贷”58笔,融资金额29238.35万元,惠及58 家企业。今年,全市政府采购非涉密项目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数量245个,大大缩减了评标时效。
住建: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耗时压减10%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实行“1234+N”工程,2023年,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办理施工许可的全周期耗时压减10%。
“1”即以“一站式”服务升级“免申即享”新格局,“2”即以“两段式”许可擦亮“提前开工”新招牌,“3”即以“三到底”机制激活“链式服务”新模式,“4”即以“四制式”验收破解“难繁跑慢”老难题,“N”即以“N件事”承诺营造“极简快办”新氛围。
该局在全市范围内上线4个升级版水电气共享营业厅。将水电气联动报装服务提前至规划选址阶段,项目招商协议签订后立即指派“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专员。
该局从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材料入手,支持项目结合实际情况单独办理基坑工程或桩基础工程分段施工许可证,助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该局建立“一张表单”管到底、“一名专员”跟到底、“一个窗口”办到底的“三到底”机制。“一张表单”完成从立项到验收含市政公用设施报装和接入等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精简50%以上。组建首批18名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专员队伍。组建全流程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企业到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全流程所有审批事项。
验收方面,企业可以结合项目实际,自主选择“同一时间集中联合验收”或“分时分段验收”模式。实行“验收即登记”,不动产登记部门在收到综合窗口推送的联合验收合格意见书后,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
该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宽进、严管”的原则,对于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可以管控到位的事项,一律改为告知承诺制审批,质量安全监督、施工图设计审查等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已扩大到41项,全市共有263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共适用告知承诺办理572次,帮助企业压减20%审批时限。
人社:企业用工需求信息24小时全覆盖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宁市提供全链条保姆式用工服务,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全方位开展系列公共招聘活动,大力推广“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招聘模式,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信息24小时全覆盖。
截至8月底,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315场,服务企业6888家次,发布就业岗位14.03万个次,监测企业用工需求12440人,帮助企业新招录人员10122人。
同时,咸宁市打好援企稳岗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延长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期限,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大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高效办,持续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目前,咸宁市为16520家企业减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8070.55万元。截至8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3亿元,放款额度较去年同期增长71.8%;对持续增加用工、稳岗扩岗突出的企业提供稳岗扩岗专项贷款3.03亿元。
该负责人介绍,咸宁市多频次开展“引才专列”活动、抱团式开展“百县进百校”活动、深入实施“技兴荆楚”工程、扎实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聚力招才引智,激发企业活力。
咸宁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068人、发放补贴资金1080.26万元。启动“香城人才卡”网上申领,打造“免审即领”方式,持卡人可享受就业服务、安居保障等10余项服务。
自2020年以来,咸宁市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50余项,省级共选派85名专家人才赴咸宁市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累计解决技术难题66项,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7个,达成项目协议20个,涉及金额5511万元,共建平台13个,35家企业与专家人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市场监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立足部门职能,以控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22年以来,通过“免申即享”对知识产权贯标、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注册地理标志等项目对经营主体拨付奖励资助55万元。对获得市政府质量奖的三家企业兑现奖励资金60万元。
咸宁市与黄石市、黄冈市、鄂州市、安庆市、池州市、九江市、景德镇市、岳阳市等鄂皖赣湘四省九市签订了《市场监管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实现“材料互认、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免费寄递、就近取证”。
《咸宁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相继出台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贴费的政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对专利质押贷款、专利转让许可等项目拨付补贴60.505万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项目8个,质押金额6700万元。
该负责人介绍,该局连续两年率先在全省地市州层面推出和拓展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四张清单”(首违免罚事项清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涉及市场监管12个领域,150项行政事权。
2023年,该局共办理信用修复总量6938户。其中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558户,恢复个体工商经营异常状态6194户,移出农专经营异常名录186户。
该局还聚焦行政机关及下属单位、商业银行和水电气领域收费行为,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检查,查处抬高企业成本的违法行为。
自然资源:101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
“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推进“用地清单制”,“店小二”上门服务项目362个,对省以上重点项目“边组边审、容缺受理”。联动交通等部门,推动通修高速湖北段用地预审1个月办结,较同类项目提前3个月。
为强化要素保障,该局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12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实施子项目173个,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功举办湖北·咸宁(武汉)土地专场推介会,推介27宗地3390亩,吸引多批知名企业来咸考察。
同时,通过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强化信息化支撑,优化政务服务助发展。
咸宁市各级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全部实现100%标准地出让,持续推进“六证同发”,大幅缩短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保障项目“拿地即开工”,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101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一般登记4小时、抵押登记2小时办结;推进同市同标、首席服务员等改革,实现“交房即办证”“交房云办证”。
为促进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该局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推行企业不动产登记“130”(1个环节、30分钟办结)模式、“1变N”工业用地分割方式,破解企业间抵押融资等登记难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对工业企业实行“零收费”、免收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非住宅类)登记费,通过降费减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
政务服务:实现“跨域办”“就近办”“便利办”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以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改革、“12345热线+监管”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市区一体、两级同步、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推进减负增效工作,形成2023年下沉事项清单132项。
同时,实现“跨域办”“就近办”“便利办”等“三个可办”,打造政务服务全新模式。
咸宁市与江西九江、湖南湘潭签订“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协议,公示“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印发1+8《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咸宁市将个人征信、房产登记信息查询等自助终端设备和天然气、公交卡、社保卡等便民充值设备向银行网点、医疗机构、商超、小区等场所延伸。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等8个涉企服务事项作为帮代办、上门办的重点内容。
咸宁市还将惠企政策归集到“企心协力”服务平台,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和标签化,完成惠企政策推送;在“宁好办”页面可实现在线房屋信息核验、纳税缴费、领取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等各项业务;企业员工可实现掌上代开普通发票、基本医疗门诊慢特病申报等高频事项。
该负责人介绍,该局以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帮办代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四个深化”,助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咸宁市整合市区两级2498项事项到28个综合窗口平行受理。完成咸宁市本地业务系统与省办件库系统的对接,推进便民服务事项接入“鄂汇办”。推行“首席服务员”工作制度,实施跨部门跨层级“一人受理、全程服务”,开展“香城代办”系列服务品牌创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四减”和100类电子证照“免提交”,目前市县两级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压时限比例达到90%,保持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