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无障碍阅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

湖北咸宁:“咸金通”链动金融活水 破解企业融资梗阻

来源:体改法规科(营商办) 时间:2025-09-29 17:30

湖北省咸宁市打造“咸金通”平台,以财政资金为纽带,推动资金链、金融链、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自2025年4月29日升级上线以来,平台已服务企业5069户,成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引擎。

一、平台升级,构建惠企服务新生态

(一)聚合多元金融生态。整合银行、担保、租赁、保理、基金等多元金融业态,构建“一站式”金融超市。工农中建交等25家银行220个网点及8家非银机构深度融入,上线金融产品达299个,今年以来撮合融资2807笔、208.44亿元,形成全场景金融服务网络。

(二)全域覆盖特色供应链。将服务延伸至科技创新、大健康、食品饮料、种植养殖、生态文旅、交通物流等6 大行业领域,覆盖全市供应链企业5.6万余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6%。通过在农特产品、旅游民宿等5个市级特色供应链平台部署“财政+金融”专区,实现跨平台无缝衔接。

(三)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企业登录平台即可触发惠企政策“无感推送”,平台开设“惠企直达”专区,汇集全市支持科技创新、就业创业、贷款贴息等奖补事项377项,惠企政策资金全流程线上申办拨付,政策红利无感直达经营主体,已兑付惠企资金5909万元。

二、数据驱动,精准赋能融资全流程

(一)数据增信精准画像。直连省级“鄂融通”和市大数据平台,归集企业税收、知识产权、社保、公积金等32项关键信用信息,并与邮储银行、湖北银行、民生银行等试点银行业务系统直连,实现企业信用精准画像、融资需求精准匹配、信贷经理快速对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等贷难”。

(二)数据跟踪实时对接。围绕供应链全场景,整合金融、税务、会计等服务,结合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应急转贷、创业担保、股权基金等业务流程,完善受理提醒、跟踪办理、成效反馈等信息传递机制,企业线上融资对接率100%。

(三)线上融资降本提效。通过“数据增信”和“链链融合”考核,引导金融机构及其网点全面上链用链,“线上+线下”一体快速撮合融资,降低调查成本,缩减审核时间,线上信贷业务当天办结,实现了从传统线下融资撮合到线上线下融合的成功转变。

三、机制创新,激发金融内生动力

(一)专项考核激励发展。制定金融机构参与“链链融合”考核办法,按季度统计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放款笔数、放款额度、办理进度、完成时效、利率水平等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数据,结果与政府相关支持挂钩,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提升上链用链积极性。

(二)强化风险共担模式。统筹市县两级财政资源,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四补”资金6056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2.43亿元。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贴息奖补、融资担保等手段,有效分担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引导融资担保机构联合银行创新推出并大力推广“园区联合贷”、“再担创业贷”、“再担科担贷”等特色担保业务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发挥财政杠杆效应。设立6000万元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与省级资金1:1配套,支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4类价值信用贷款。截至2025年7月底,新增知识价值信用贷款698笔、30.6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483笔、13.4亿元,“两农”价值信用贷款161笔、1.06亿元。


——原文刊载《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2025年第42期